作者信息:
1、单位: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沛明实验小学
2、联系:邓云好
3、E-mail:18928526868@189.cn
4、邮编:528500
【摘要】本文阐述了知识可视化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生字的重要作用,提出了知识可视化+识字法的几种教学策略,得出了知识可视化让识字教学变简单,降低学生识字学习成本的结论,知识可视化是识字教学发展的大趋势。
【关键词】知识可视化 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低年级
一、知识可视化为学生带来什么
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中,从夏禹的《九鼎之图》(图一)到唐代双色绘制的《海内华夷图》(图二)……与知识可视化相关的文化源远流长,数不胜数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从政治高度指明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研究方向。2019年8月,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》①,指出要开发系统平台和产品的可视化呈现内容、交互式传播、浸入式体验技术应用……知识可视化是指通过视觉表象来推动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一种技术。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,更应该努力去实践,推进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可视化。
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,识字是学习的重点,更是难点。但低年级孩子学生字出现易记易忘、易混淆字形字义、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仍然普遍。如“真”里边少了一横、“晓”多加了一点、 “歌”写成“哥”加“攵”……原因在于,低年级学生的感悟主要是形象思维,注意力容易分散。另一方面,汉字笔画繁复、字形变化多端、字义各不相同,是世界上难学的语言之一,这也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难教、难学的因素。
以知识可视化技术为工具,使之与识字教学融为一体,会为学生带来什么呢?
(一)知识可视化为学生带来高效的信息传达
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大力投入,大多教室都配备了教育云平台、校园网、电子白板、实物展示仪、微课、配套课件等现代教学设备。运用这些可视化资源,把图像、文字、声音、动画、视频等恰当地组合,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。
图像比文本更直观、更形象;而视频以图像变化、颜色交替、文字闪烁,声音配合等方式,更为高效地传达信息。知识可视化实现了对学习关键知识的优化处理,大容量的知识传授,实现了高效的信息传达。这样的识字课堂,学生掌握生字的时间效率更高,字词的训练量相对更多,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。
(二)知识可视化为学生带来认知方式的改变
可视化技术拥有其宏大的信息量,有着极大的优越性。知识可视化技术为课堂加上了具体的形象、声音、光线、颜色、插图、文字,使得生字的传达有声有色,图文并茂。学生沉浸在识字课堂中,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,眼睛、耳朵、嘴巴、手都得到感官体验。课堂学习气氛活跃,学生更能积极地参与学习。
学生在从不懂到学会生字的过程,就是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。共同的学习氛围、相同的学习目标,还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,使生生之间、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,沟通和交流更加密切,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、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。可以说,知识可视化为积累感知创造了有利条件,为学生带来认知方式的改变。
(三)知识可视化为学生降低了的学习成本
把知识可视化融入识字教学,学生在识字教学课堂中,沉浸在知识可视化营造出的生动有趣的环境和氛围下,变静为动,变繁为简,变难懂为易理解,多种感官形成的刺激感紧紧吸引住他们的目光,对学生掌握所学的生字有很大帮助,完成识字学习的构建。
知识可视化融合识字教学,取代了一成不变的抄写、死记硬背,有效缩短了学习周期,减轻了学习负担,降低了学习成本,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二、知识可视化为识字教学带来什么
在小学语文教学里,识字是重点,也是难点。在统编版低年级的语文书中,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量和分布如下图:
结合《教师教学用书》中“渗透韵语识字、看图识字、象形字识字、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,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,乐于识字” ③的指引,我们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开展知识可视化融合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,让学生从视频、微课、图片等可视化资源中识字,让识字变简单,降低学生识字学习的成本。
知识可视化融合识字教学,带来的是知识可视化+识字法的教学策略,具体阐述如下:
(一)文本知识图像化 + 写一写识字法
文本知识图像化,就是用直观的图像表达抽象的文本,使文本内容一目了然,让学生容易学会。统编版的教材编排图文并茂,能运用文本知识图像化的教学策略的内容非常多。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《日月水火》,我们就能用“文本知识图像化+写一写识字法”实施文本知识图像化教学策略。
学习这课的生字,教学策略分为三步走。首先,老师引导学生读图,从图像里理清象形字与汉字的区别,弄明白生字的读音和意义;然后观看课件,请学生按照视频演示的生字笔画顺序,边抬起手书空,边张嘴读笔画名称,记住生字的字形;最后,请学生练写生字,老师用投影展示、评议学生的书写情况。
这种看着课件演示的生字笔顺,手和嘴巴同时配合,一边抬起手书空,一边张嘴读笔画名称的识字法,就是“写一写”识字法。
文本知识图像化+写一写识字法在幼小衔接阶段运用的频率最多,对象形字、形近字、独体字的识记很有效。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《金木水火土》的“上”字,就可以请学生一边读笔画名称一边书空。当有合体字的部分不认识时,也能用上这种策略,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《四季》的“是”字,下半部分就能用写一写识字法记住。
(二)静态知识动态化 + 生字加减法
静态知识动态化,就是把以静态形式呈现的知识作动态化处理,构建成特定的情境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改善教育教学效果。生字加减法,是用两个熟字相加或相减,组成新字的识字法。把两者融合起来,生字由静态的展示,变为动态的部件相加或相减,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抓住,一看就容易记住生字。这一教学策略在学习形声字时能事半功倍。
例如,运用静态知识动态化 + 生字加减法学习二年级上册《难忘的泼水节》的生字“忘”和“炮” ,能借助课件在屏幕上动态演示“亡+心=忘”、“火+包=炮”来记住。
(三)隐性知识显示化 + 猜字谜识字法
隐性知识显性化,简单来说就是把显性知识背后的隐藏知识书面化,使学生易于掌握。猜字谜,是根据生字的意义或构成特点,编成字谜的识字法。这种识字法,以有趣的声音、画面,配以巧妙的语言,能调动课堂气氛,使学习变有趣。
对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对子歌、对韵歌、归类识字等形式的集中识字,运用隐性知识显示化+猜字谜识字法这一教学策略,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趣味性。
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《猜字谜》学习字谜(一)(左边绿)时,先播放视频,接着老师再用幻灯片进一步分析、理解左半部分的“禾”与右半部分的“火”的意义。经过解读隐藏在书面谜语背后的含义,学生很容易就猜出了谜底是“秋”,达到深刻理解字义的效果。
又如,二年级上册《狐狸分奶酪》的“奶”也可以运用隐性知识显示化+猜字谜识字法来学习。识字时,先把“要一半,扔一半”这个字谜让学生猜。接着老师再用幻灯片作进一步分析:“要一半”即取“要”下边的“女”,“扔一半”即取“扔”右边的“乃”,合起来即为“奶”字。经过把隐性知识显示化的过程,降低学习这个字的难度,杜绝学生将“奶”的右半部分写成“及”字了。
(四)隐性知识显示化 + 字理识字法
汉字博大精深,背后包含的、没有表达的知识很多。字与字之间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隐性知识显示化+字理识字法这一策略,是借助网络环境下的可视化资源,追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,达到深刻理解字义、学会生字的识字法。
如,二年级上册《纸船和风筝》的“祝”字。很多学生会把“礻”写成“衤”。在教学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学生一起了解“祝”的演变过程。通过图像和视频,学生知道“祝”本义是指跪在供桌旁的人,引申为一个职业,如“庙祝”;再后来演变成动词,指一个人在供桌旁跪着,张开口大声祷告。“礻”就是用来摆放香炉和祭品的供桌。由此类推,“福、神、礼、祥”等带有“礻”旁的字,都和祭祀有关。而“衤”表示衣服,从“衣”字演变而来,所以“初、裙、裤、袜、衬、衫”等字都和衣物相关。
三、知识可视化为学习效果带来什么
(一)知识可视化让学生的识字能力长足进步
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。身边有循循善诱的老师、有认真写字的同学,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,学生能静下心来,写的字也越来越好。在高明区第二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,小学组硬笔书法有伍芸萱、沈美欣、麦凯琳、胡誉泽、廖斯琪等多位同学获得区级奖励。
(二)知识可视化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日俱增
知识可视化融合识字教学,把几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,识字课堂不再枯燥,不但简单而且生动有趣。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、识字面扩大了,学生能更流畅地、更多地进行阅读,进行情感体验,知识得到累积,提升了语文素养。
在2021-2022学年度上学期的期末素质跟踪中,一年级语文科年级平均分是93.05分,年级优生率为85.06%,后进率为0;二年级语文科年级平均分是89.20分,优生率为85.47%,后进率同样为0。
由此可以看出,知识可视化和识字教学的融会贯通,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,让识字教学变简单,降低了学生的识字学习的成本,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,提升语文素养。知识可视化为识字教学带来了无限可能,是识字教学发展大趋势。
【参考文献】
① 科技部网站. 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[EB/OL]. 2019[8月13日]. http://www.gov.cn/zhengce/zhengceku/2019-12/03/content_5457868.htm.
② 课程教材研究所、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.《教师教学用书》语文一年级上册[M].人民教育出版社:北京,2017北京,2017:11.
【备注】
[1]本论文系2021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课题《基于“5G+AI”环境下可视化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(2021YQJK096)》中期研究成果;